江西日报要闻版头条|江西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实步伐

  新闻资讯     |      2024-10-23 15:44

  其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增强农业农村的内生动力。加强◆■■★★■“赣字号”农产品品牌的统筹、整合、推广,加快推进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让江西的优质农产品迈向高端、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和你们的家人能够享用到江西生态安全的优质农产品。

  第一是全力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我们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进一步推进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鄱阳湖全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尾矿库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排查整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执法能力,使江西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有新的提升。

  在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方面,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以全国2.13%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全国3.21%的粮食。我们将继续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江西更大贡献。

  叶建春★■★★★:江西有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璀璨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美丽江西更加出圈出彩。今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达2086万人次,较旅游最旺的2019年同比增长24★◆.7%■★■。

  在优化政策链方面★★■■◆,我们将切实简化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尽职免责机制,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甩开膀子搞创新。持续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范围,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他们充满激情◆★★■■、鼓足干劲搞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成果“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促进更多成果在江西转化应用◆◆■★。

  叶建春: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是推进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赋予江西的重大战略任务。试验区2019年获批建设以来,我们全力推动“两地、一中心■★◆”建设,“两地”就是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一中心◆■■■★■”就是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在遗址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重振千年瓷都辉煌■■,让无与伦比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享誉世界■★■。

  任珠峰:习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概括起来就是“三基地一枢纽■★★◆”■★★。我们将紧扣“三基地一枢纽”定位★◆,主动作为,发扬优势◆■◆■,创出特色,努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江西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让开放为新时代江西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首要的是精心呵护陶瓷文化根脉。“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我们将以景德镇瓷业文化景观申遗为契机■◆◆◆★,全面推动陶瓷文物原真化保护、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化传承★★、陶瓷文化系统化阐释,世世代代留住历史的记忆和文明的根脉,让景德镇这个陶瓷文化的发源之地、传承之地、创新之地,永远成为天下制陶人、陶艺人心中的圣地。

  在提供更具亲和力的旅游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全力建设◆■■■■◆“旅游诚信省■■”,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现代化、管理智慧化、内容人性化水平,努力让每一位来江西的游客不仅陶醉于绝美的山水之间★◆,更能享受到安全舒适、优质高效■■◆★★◆、暖心爽心的旅游服务。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江西农村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面对的乡村振兴任务也十分繁重。请问江西将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其次是做强做大陶瓷文化产业★◆■◆。这些年,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转变”■◆■★◆,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少量走向规模。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链条延伸、品牌塑造、业态融合文章,把艺术陶瓷做得更精、把日用陶瓷做得更好、把工业陶瓷做得更有特色,真正实现陶瓷文化产业做优做强做大。同时,为了更好推广景德镇陶瓷文化◆■★★◆、方便大家购买景德镇陶瓷,我们在北京、上海等地,以及阿联酋的迪拜设立了官方旗舰店。在北京目前开业了两家官方旗舰店,分别位于北京大兴机场和西城区,再过两个月,位于朝阳区的第三家旗舰店也将营业★◆■。

  宋德雄:近三年,江西大力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从高能级平台来看,积极策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调整布局,江西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8家,实现我省牵头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重大突破。从高层次人才来看◆■★■★,在赣工作的院士突破两位数★■◆■◆★,国家◆★◆◆★“杰青”“优青★■★■★■”数量增长两倍多。从高科技企业来看,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领军及入库企业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73.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3倍◆★■■◆★。从高质量成果来看,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半导体发光器件、高温超导加热装置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在赣下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逐梦科技◆★■■◆,切实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助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再次是扩大陶瓷文化交流。我们将通过办好“永不落幕”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多种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景德镇故事”,真正把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国际文化交流名城★★◆★■。目前★◆★◆,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景漂★◆★”“洋景漂◆★■★”艺术家在景德镇交流创新创作,再现了历史上“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象。我们将讲好这些★◆◆“洋景漂◆★★■★■”的故事,持续扩大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方面★★★■★,江西是全国唯一毗邻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省份,也是全国第一个所有的设区市都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还是全国第三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加快水陆空无缝衔接、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通关贸易一体化,以“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不断提升我们“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

  叶建春: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江西要真正扛起“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的职责使命,不仅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善作为◆★■◆,也要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上善作为。一方面◆★◆■◆★,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确保“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善作善成。

  第二是全力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一条底线,就是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增长◆◆,决不用污染来换GDP。在招商引资中,我们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中,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等产业,让江西的绿水青山更好■■■■★“产金出银”。

  在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方面★◆◆,江西有11个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世界钨都”“亚洲锂都”,打造了鹰潭“世界铜都◆★★■■■”、赣州“中国稀金谷”、锂电新能源等集群。我们将不断提升特色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壮大产业能级■★◆★■,力争早日建成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战略性能源原材料基地★■◆◆■■。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一直以来◆◆★◆★,江西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面临产业升级转型方面的挑战。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动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加快构建具有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着力弘扬长江文化◆★■■★。如果你走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就可以在琵琶亭上重温白居易《琵琶行》的创作过程,在石钟山下探访苏轼写作《石钟山记》的心路历程■■◆◆◆,在白鹿洞书院感悟千年书院的繁盛◆◆■,亲身感受江西源远流长、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将加大长江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内涵外延和时代价值◆★◆◆,全面展现江西历史人文底蕴和长江文化的无限魅力。

  叶建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江西是走在前列的★★“优等生”■■。但我们决不会骄傲自满★◆■■★◆,也不应该骄傲自满★◆★★★★。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第二是打好动能转换“突围战■★◆◆■★”。主要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我们将用两年左右时间,“点、线、面”精准发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00家■■◆★◆■,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1万家,全面提升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江西每年都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请问江西在改善老区人民生活上还有哪些措施★■■■?

  第三是打好主体培育“提升战◆■★”◆◆。强化政策资金引导,培育更多的经营主体■★◆,梯次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着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三是全力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我们正在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公益诉讼机制,全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江西方案◆★★■。

  新华社记者:作为长江经济带省份之一◆■★,江西如何更好服务和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条件较好、创新氛围浓厚◆■◆◆★,不少行业也走在全国前列◆★★。比如航空产业★★★◆★,江西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也是全国唯一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生产、设计能力的省份。我们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塑江西制造业辉煌■■。

  首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我们将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户,及时识别、及时预警,协同推进就业帮扶、搬迁后扶◆◆★★★■、社会帮扶等工作。深入实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西革命老区的贫困群众一个都没有掉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我们同样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应炯★★■:江西是我们党领导工业化建设的“开山之地”◆★■,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等都在江西诞生。如今,我们正在努力重塑江西制造辉煌。具体路径就是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

  此外,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完善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率先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努力让洁净优美的环境、殷实惬意的生活◆■★、质朴淳厚的民风成为江西农村的◆■“幸福标配◆◆”■◆■★★■。

  第一是打好产业升级“攻坚战■◆■★”。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不断升级传统产业链、做强优势产业链、巩固新兴产业链、培育未来产业链◆◆■■■★,着力提升我省工业综合实力。

  经济日报记者:前不久,习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引方向、擘画蓝图★◆◆。请问江西如何抢抓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机遇★■■★■★,在中部地区崛起上展现新作为?

  在打造创新链方面,我们将强化江西特色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力争国家实验室研究基地及稀土◆■★■、核资源、有色金属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围绕核技术应用★■◆、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领域,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破解产业关键技术难题。

  任珠峰: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江西人民对“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又有了许多新的期盼。我们积极顺应这些期盼,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努力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一是全力保障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始终是我们的最优先选项,每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支出超5万亿元。尤其是在推进老百姓创业、增收、致富方面,我们下了较大力气。比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220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叶建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党中央赋予江西的重大使命◆★★■,也是我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的重大平台。四年多来,我们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正在逐步构建★◆◆■■。一是贸易投资更加便利。我们在全国首创了■★◆“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到达沿海港口的物流时间从平均70小时压缩至30小时以内,出口通关效率居全国第五位。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们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99%,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全面推行诚信企业“无事不扰★■”。三是平台能级显著增强★◆★■。我们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开发区管理机构精减率40★◆■★★■.6%★◆★■■★、亩均工业增加值增长7◆◆★★■.5%。我们持续推动赣州◆◆★■、上饶等综合保税区和南昌、赣州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能升级★◆★■,去年江西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463.5亿元■◆◆、居全国第六位。

  二是着力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省市县联动,每年集中精力办好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关心期盼的民生实事。去年我们为48◆★★■★◆.7万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新建了1000多家托育机构等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叫好★★■■。同时,及时跟进群众新需求,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确保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群众■★■◆◆■“期盼的事”★■★◆。今年我们在社会救助、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方面,推出了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发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开展★■◆★“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等,通过这些“小切口◆★★■、大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是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沿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优化升级。位于长江之滨的九江石化,通过技术升级,已经实现了“不让一滴油和一滴污水流进长江”,成为全国石化行业第一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标杆企业。我们将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贯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沿江产业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

  2023年,我们坚持项目、企业、链条◆■◆、集群一体化推进★◆◆,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幅列全国第七位,新能源、有色、电子信息等产业增势较为强劲,“1269”行动计划实现良好开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细化“1269”行动计划,加快立起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脊梁■■★◆◆”。

  中国青年报记者:江西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厚重■★■◆◆,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着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江西全域可旅■◆◆★◆,四季宜游。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层次◆◆★◆■、丰富文旅消费业态■◆◆★、激活文旅创新动能,让江西文化旅游既“入眼”又◆★★“入心”★★、既★◆◆■“叫好”又◆■“叫座”。热忱欢迎大家到江西体验山的秀美■■、水的灵动★■◆★,沐浴红土圣地的光辉,感悟赣风鄱韵的魅力◆■◆■。江西★■,一定是你值得来、来了还想再来的“诗和远方■■◆◆■”。

  在锻造人才链方面,我们将用好“一事一议”、特聘岗位等引才机制◆◆★■★◆,引聘更多院士■★◆、国家“杰青■★■■”担任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研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我们将继续邀请两院院士来赣调研考察,积极促成一批项目成果落地。培育一批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招引科技领军人才到规模以上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实施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建立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直接支持机制,切实提升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

  叶建春:江西拥有151.9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平均每年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汇入鄱阳湖,经鄱阳湖调蓄后流入长江的水量有接近150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总水量的15%。按照我们国家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分配给江西每年可使用的水量在2023年前不得超过264★★◆★★◆.63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只占我们为长江提供水量的16.9%。江西为保障长江充足优质水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于2020年设立■★,请问四年多来,围绕试验区建设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在深化开放方面有哪些考虑■◆?

  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方面,我们依托独特的“红绿古”资源,精心策划文旅精品。我们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打造了很多爆款旅游产品。江西上饶有个望仙谷,过去是废弃峡谷矿山,后来以仙侠文化赋能独特的峡谷地貌搞旅游开发,逐步走出了困境。如今的望仙谷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游人如织★★◆■◆■、一票难求、一房难求,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游客心中的仙境■◆■★,周边的群众还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5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第18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西是这场新闻发布会的“主角”■★◆★★★。

  在塑造更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方面,“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江西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有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有景德镇瓷器、狗牯脑茶等特色旅游产品★◆■■■,还有陶渊明、欧阳修■★、李白、白居易等在江西留下的千古诗篇。经过多年的打造,“江西风景独好”已经由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单一品牌转变为集自然、历史、人文、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品牌。今年初,我们联合故宫博物院,推出600年明清“御瓷归来”特展亮相江西省博物馆■◆★,展期延了几次。游客每天都爆满■■★◆■★,大家争相目睹首次“出宫回乡”的成化斗彩三秋杯、康熙红釉观音樽和雍正葱绿釉小碗的巧夺天工。

  人民画报记者: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请问目前试验区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还将有哪些举措让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焕发新生机?

  二是着力深化区域协同联动■★。近年来■★★■★,我们深化与沿江省市协作发展■◆■,与湖北★◆★★■、湖南签订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我们将高标准建设九江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推进南昌-九江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积极借助长三角创新资源助推江西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旗帜鲜明地把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江西发展的突出品牌来打造★★◆★■,着力解决好◆■■“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切实保护好各类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去年■◆◆★◆■,我省新登记经营主体123.7万户◆◆■■◆■、总数达482■■◆.8万户■★★■◆。这些数字都充分说明,经营主体对江西的营商环境是认可的■◆■◆■,对江西的发展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发布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省科技厅厅长宋德雄,省工信厅厅长应炯,就记者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大家通过翔实数据和生动案例,讲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新征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三是持续用力推进实施。我们将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比如,去年我们为群众免费提供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开展了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建设。今年继续把这两项工作纳入民生实事统筹范畴,目的就是久久为功、务求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绿色生态是江西的特色和优势,请问下一步江西将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科技日报记者:2012年到2023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从356家增长到近7000家◆★■,可以说态势良好◆■■★■。请问江西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哪些进展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新举措?

  一方面,我们将大力推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在高质量“引进来”方面■◆◆★■,我们将持续开展重点产业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围绕产业主攻方向,紧盯头部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在高水平★★“走出去”方面◆★★■■★,去年全省★◆★★“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73.5%◆★◆,占全国出口份额的4.3%。我们将稳定扩大■★◆◆■■“新三样”出口份额◆■■★◆,推动更多“赣企出海■★★■◆”“赣品出境”。